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生态文明
发布时间:2025-10-19 10:10
10月17日,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五华区教育体育局在龙翔小学开展了以“探寻轿子山生物精神,争做生态卫士”为主题的科普活动。活动以科普讲座、生态手册创作、游园会等形式,为千余名师生打造沉浸式“自然课堂”,将生态保护理念转化为切实可参与的实践体验。 科普解密激发探索热情 上午10:00,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子光以生动详细的科普采访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来讲解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轿子山的珍稀动植物及其保护价值,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现场不时响起惊叹声和掌声。 在互动问答环节,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陈美静带来了有趣的有奖问答互动,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国家保护动物属于哪级森林?”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须弥红豆杉是国家什么级别的保护植物?”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面对陈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反应热烈。在互动中,他们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悄然演化出了生态意识。 创建手册并撰写保护声明 在《轿子山生态守护者手册》培训会上,学员们同学们变身“生态卫士”,轻松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生态知识,拓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潜心投入手册创作,书写自己的生态保护表达。每本独特的手册不仅是传播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知识的窗口,也是大自然向孩子们释放的保护生态的“提案”。 作为积极探索城市学校生态教育实践路径的先行者,龙翔小学现已构建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课程体系,持续提升校园生态意识。活动现场,还举行了龙翔小学四年级优秀生态手册作品颁奖仪式。获奖学生获得昆明轿子山旅游发展局提供的轿子山旅游风景区门票这份特别的礼物将鼓励孩子们亲自走进大自然,感受真山真水的生态之美。 让教育变得有趣并培养牢固的生态意识 下午,生态游园活动在龙翔小学操场举行。现场设置的热门展板图文并茂,清晰展示了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地貌、珍稀物种和生态保护成果,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观看。 互动区里,响起“我中陷阱了!”的欢呼声。 “不带火种上山是‘十不准’之一!”大家鼓掌,气氛热烈。学生们充分参与“划定生态保护承诺”、“守护生物精神”、扔盆、“做十不做十”沙袋挑战等趣味游戏,边玩边学、讲解。g 并大笑。昆明市古树名木“爷爷古树”和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打造的“老树牛奶”“牛奶”惊喜亮相,吸引了观众的互动热情,将活动推向高峰。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生态保护理念悄然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携手教育,共绘生态未来 活动当天,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五华区教育体育局、轿子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代表参观考察了五华区龙翔小学“生物多样性”空间和“科技农场”基地。范园校长分享了学校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学校课程的经验,从食物的多样性到为生物多样性、为世界生态系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到校园,落实到校园,不断增强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体会生命之美、生态之美、劳动之美。 “生态保护需要全民参与。”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潘瑞芳表示,“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唯一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们将用‘小手牵大手’的策略,让孩子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会,增强社会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推动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生态保护的社会环境。” 谈生态文明对于这种形式的校园科普教育,龙翔小学校长范媛表示,这种科学的科普活动和自然教育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孩子们的责任感、实践能力和生态保护意识,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区教育体育局的支持下,希望今后与市林草局、轿子山保护区管理局在科普教育方面开展更多的合作,共同推动生态教育常态化。 未来,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将继续以“普及生态知识、促进生态保护”为目标,不断探索生态教育创新模式。同时,它将结合通过普及网络科普扩大生态教育范围,让更多人了解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保护“滇中第一山”,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记者李迎清/郑家瑞) WS68F37772A310C4DEEA5ED017 https://yn.chinadaily.com.cn/a/202510/18/ws68f37772a310c4deea5ed017.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
购买咨询电话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