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主题论坛“数智时代人文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教学方式的传承与变迁”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主办。会议由“报告发布”、“主题演讲”和“沙龙对话”三个环节组成,吸引了各领域专家学者参与。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昌旭,党委副书记孔毅致开幕辞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党委书记、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党支部书记,珠海市教育工委委员、珠海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芳分别致辞。其中,刘昌旭副院长指出,“教风”是“立人”的主要力量,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告发布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学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于丹教授粤港澳大湾区教师在《数字智能时代的粤港澳大湾区辅导》中发布了主题演讲《粤港澳大湾区的湾区辅导方式》,系统阐释了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社会深度变革背景下,传统教学方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数字智能时代湾区教学方式的创新路径。
澳门中文教育协会会长、澳门东南学校校长、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联合会副主席郑红光以《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澳门家风的传承与创新》为题,分享了澳门家风传承与创新的实践思考数字智能时代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此外,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学家林丹华教授,澳门花地玛女子学校校长、澳门天主教学校联会会长刘丽梅,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田丽丽教授等嘉宾发表演讲。
在沙龙对话环节,由但教授主持,林丹华、郑洪光、刘丽梅、田丽丽四位专家学者围绕“科技赋能的育儿新范式”主题,就家庭教育最应该关注什么、家长如何应对虚拟沟通多于孩子的情况等三大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线沟通,如何把握学生的使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指导。
沙龙谈话场景
本次论坛汇聚多方智慧,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家庭教育建设提供新思路,为新时代教风传承和转变注入新动力。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党委副书记孔毅表示,未来,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将继续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的发展,帮助其在学术、人才、社会服务等领域实现更多突破。
(中国日报广东记者站记者:李文芳实习生:陈令宜)
WS691A7797A310942CC4991AE6
https://gd.chinadaily.com.cn/a/202511/17/ws691a7797a310942cc4991ae6.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